近年来,衢州市两级法院在立足审判职能,公正办案、明辨是非、定纷止争、维护正义的同时,自觉将执法办案与培育、践行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,通过办案促进国家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引领社会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鼓励公民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褒扬善行义举、贬抑歪风邪气、引领社会风尚,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全市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    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,与法院工作息息相关。全市法院按照‘贯穿、结合、融入’的要求,充分发挥司法裁判规范、引领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作用,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”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魏新璋说。

    矢志不渝
    保障一方和谐平安

    “谢谢,谢谢,等了大半年的工资可算领到手了,这下我孩子的学费有着落了。”今年8月,李某满心欢喜地从衢州中级法院执行法官手上接过了1万多元工资款。
    李某所在的公司名叫浙江格鲁斯新材料有限公司,是衢州市一家卫浴生产销售企业。2014年4月,公司因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衢州中院查封了房地产、机器设备等财产。同年9月至11月间,包括李某在内的60名原职工陆续向衢江区法院申请执行所欠劳动工资、补偿金等劳动仲裁书。
    “查封的时候,公司已经停产,账户里已经没有资金可供执行,法定代表人也不知去向,只剩下厂房和机器设备等。”黄发明是此案的执行法官,面对这样的情况,他清楚地认识到,必须首先盘活这些资产。
    格鲁斯公司的资产数额庞大,一般消费者无力购买,前三次司法拍卖均未成交。为了有效盘活存量资产、安抚职工情绪,执行法官积极作为,通过与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积极协商,最终以3120万元的价格成功变卖了公司资产,并赶在开学前将劳动工资、补偿金等合计193万余元发放到了职工手中。
    像这样赶在重要节点之前发放拖欠工资以维护社会稳定的事例,在衢州两级法院不胜枚举。2014年4月,开化法院为不影响春耕购买农药、化肥,于清明节假期前一天,为13名民工集中发放46万元工资款;今年1月,衢江法院为永易房开破产案732名农民工执结工资款1200万元,并赶在春节之前发放到位……
注重调解、诉调对接,是衢州法院一项传承多年的法宝。为搭建调解平台,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,全市两级法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尝试。
    今年3月12日,全省首个以女法官名字命名的妇女维权工作室“佳姐有约”,在开化法院马金法庭正式挂牌成立,这位“佳姐”就是马金法庭庭长王佳,工作室主要以涉妇女儿童权益类纠纷法律咨询、诉前调解及婚姻家庭类案件审理为主,建成以来已经成功调解家事纠纷百余件。
    今年4月,衢江法院会同当地公安部门、乡镇建立了“公法联动联调”机制,实现了基层法庭与派出所、乡镇无缝对接。辖区内由相邻关系、权属争议等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的起数同比下降3成多。
    全市法院还设立了诸如“吴超英调解工作室”、“钱江源老娘舅工作室”、“吴清树家事工作室”等咨询调解工作室,有的是由法院工作人员负责,有的是由退休教师、民政部门退休工作人员等社会力量组成,不同的平台互取所长、互补所短,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。

    多管齐下
    促进社会诚信建设

    “早知道是这个结果,当初我就不会这么犯浑了”,徐某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。原来,今年7月6日,徐某伪造了一张借条并向法院起诉,结果却被火眼金睛的法官发现了。因为自己的不诚信诉讼行为,徐某倒贴了诉讼费、律师费不说,还被江山市法院处以罚款5000元。
    当前,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,反应到诉讼领域,表现为虚假诉讼、恶意诉讼等多发易发,有些当事人恶意串通,意图通过法院调解、判决谋取不当利益。衢州法院探索试行当事人签署诚信诉讼承诺书,从源头预防不诚信诉讼行为,将发现的不诚信诉讼当事人列入“立案黑名单”,并依法追究其责任。2014年以来,全市法院共发现14起不诚信诉讼案件,9起口头训诫、4起罚款、1起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。
    “源头把好关了,水源清澈了,但下游又会出现不和谐之音。”这种不和谐之音,源于一些债务人对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置若罔闻,由此衍生的“执行难”问题。
     为解决“执行难”问题,衢州市两级法院开展内部挖潜、外部借力,通过政务网、法院网等平台公布信息,建立未结案件信息库供公众查询,防范交易风险;与公安、金融、建设、国土、工商等部门沟通联系,分别建立“点对点”的查控机制;完善乡镇(街道)协助执行网络,各乡镇的协助执行员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。
     为拓宽失信惩戒渠道、提升法律威慑效果,今年以来,衢州两级法院主动对接“互联网+”,在拓宽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上下工夫,在探索信用惩戒新方法上做文章。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、户外电子屏幕、门户网站、主流论坛、村(居)委公告栏等传统媒介曝光的基础上,两级法院均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“老赖曝光台”信息,对失信行为进行全媒体曝光,实现空间全覆盖、时间零死角,压缩生存空间、增加失信成本,让失信者最终不得不乖乖现形。
9月29日晚10时,江山法院微信平台发布了《94年小伙成最年轻“老赖”》的曝光信息。短短2个小时,阅读量就超过了“3000+”。次日一大早,失联8个月的被执行人曾某特地从外地赶到江山法院,付清了赔偿款。
    “一诚足以消万伪”,衢州两级法院通过精心审理案件,依法打击假冒伪劣、坑蒙拐骗、弄虚作假、尔虞我诈现象,对守信的依法保护、对失信的依法惩罚,有力弘扬了社会正气。

    弘扬美德
    培育引领社会风尚

    2007年,对9岁的阳阳来说,真是多灾多难。那年爷爷突然一病不起生命垂危,为外出筹集医药费,阳阳的爸爸不幸遇车祸身亡,爷爷最终也离开了,一个原本生活美满的家庭彻底破碎。阳阳的母亲心灰意冷选择了改嫁,丢下阳阳与年近八旬的奶奶靠低保和捡破烂相依为命。
    6年后,15岁的阳阳考取了职高,可是年迈的奶奶再无能力为阳阳支付学费,怎么办呢?阳阳想到去法院起诉自己的母亲胡某。然而,胡某自从改嫁后,就与丈夫一同外出打工,已经多年没有回过家了,具体在哪里大家都不清楚。案件连起诉状副本都送不出去,就此陷入了僵局。
    被告下落不明,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缺席判决,但承办法官朱贤红没有这么做。这位已扎根法庭办案18年的老法官心想,一判了之,案件是结了,可阳阳上学的费用怎么办,今后怎么生活?他暗下决心,再难也要帮阳阳找到妈妈。
    朱贤红偶然间听说胡某夫妻俩都喜欢上网,便想法子从网上找线索。在各方好心人的帮助下,朱贤红终于找到了阳阳母亲。俗话说血浓于水,母子见面,相拥而泣。阳阳重回母亲怀抱,案件圆满结案。
    据了解,衢州两级法院每年都有近几百对夫妻、父(母)子在法官的苦口婆心下冰释前嫌、和好如初。为了更好地审理家事案件,法院还专门组建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合议庭,与市妇联开展婚姻家庭案件庭审观摩活动,以实际行动倡导礼义仁孝,让传统美德、优秀文化世代流淌、连绵不绝。
    今年7月,衢州市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。为配合文明城市创建,衢州法院将文明规范的要求与执法办案相结合,寓教于审、审育结合,大力倡导文明礼仪。今年1至9月,全市法院共办理邻里关系纠纷53件,调解撤诉率达69.8%,大力提倡邻里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、友善相待;办理劳动争议案件1065件,以司法审判引领社会职业道德;审理人格权纠纷499件,使讲仁爱、重民本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,助推“最美”现象在衢州遍地开花。

 

开化法院华埠法庭开展巡回审判

 江山法院集中发放民工欠薪

 

衢江法院廿里法庭法官帮助前来起诉要求抚养费的小男孩找到失联6年的母亲

 

 

 

地址:

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建业路511号华业大厦15层

电话:

0571-87831821

邮编:

310012

解决方案法院学校医疗科研检测

官方微信

浙ICP备15041353号

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